張瑞敏:表率的作用
海爾之所以能夠迅速地成長起來,一個很重要的因素,就是有一個能夠堅持言教與身教相結合并尤其重視身教的領導者—海爾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(zhí)行官張瑞敏。他不但具有帶領企業(yè)在市場競爭中進行搏擊的領導才能,而且具有令人信服的人格魅力。對于自己倡導的精神、理念、制度、規(guī)范,他都首先做到,處處嚴格要求自己。例如,1985年,在追究76臺電冰箱不合格的責任時,他就首先自己承擔責任,主動扣發(fā)了自己的工資。
張瑞敏每月只有300元的工資,家里住的是三室一廳的房子。中央電視臺和青島電視臺在拍攝海爾專題片時,一再要求拍張瑞敏的家,張瑞敏沒有同意。他解釋說:“拍了也沒人相信,以為那是假的。”電視臺的同志認為,張瑞敏的家的確太平民化了。但是,他卻無怨無悔,為發(fā)展壯大海爾的事業(yè),他謝絕了別的企業(yè)的提拔重用,也不為外國人的高薪誘惑所動,只一心撲在海爾的事業(yè)上。用他自己的話說:“現在別人每天想一件事,我們就得想三件;別人一天干8小時,我們得干10小時。”張瑞敏的人格魅力、影響力、號召力,更多的是從他的行為中產生的。
【點擊圖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】
張瑞敏平易近人,總愛與員工在一起,以便隨時進行思想溝通。有一次,一位從日本公司來海爾工作的人,見張瑞敏與員工同桌吃午飯,很是佩服,他覺得這種情形只在書本上見過。而這也并不是張瑞敏在走形式,他覺得這樣做氣氛熱烈,談話也方便,便于了解大伙的情緒。張瑞敏就是這樣,通過樸實的言傳身教,有效地實現了領導與員工心靈上的溝通和行動上的協調,使員工的向心力、領導的凝聚力、企業(yè)的競爭力不斷增強。海爾人都說,海爾有一個好的帶頭人,創(chuàng)造了一種好的企業(yè)文化,使員工思想有所寄托,有歸屬感和榮譽感,所以能夠齊心協力地不斷刷新海爾的業(yè)績。
張瑞敏之所以在員工中有崇高的威望和巨大的影響力,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—他一直懷有遠大理想和報國之志。早在1984年到德國考察,尋求技術合作的時候,他看到德國市場上除了煙花爆竹是中國貨,再也沒有看到其他的中國貨了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他自問:“難道中國人只能永遠靠祖宗的四大發(fā)明過日子嗎?”從那時起,他就下定決心,要把冰箱做出名牌,打到國外,來報效國家。
張瑞敏的座右銘是孫中山先生的一句名言:“要做大事,不要做大官。”他想要盡量做的大事,就是使海爾成為國際一流企業(yè),成為中國民族企業(yè)的脊梁。張瑞敏曾坦露過這樣的心聲:“在我有生之年要把海爾建成中國的松下!”張瑞敏曾說:“中國從鴉片戰(zhàn)爭開始,經歷后來的洋務運動,一直希望在經濟上富強?,F在有了改革開放的契機,應該抓緊時間,靠我們自己的努力,真正在世界上打響一個中國品牌??偟南敕ㄊ?,活著就做一點事,能夠使國家強盛起來,否則在國際上沒有地位。”
令人敬佩的是,張瑞敏一心想的只是國家的發(fā)展、民族的振興,對各種誘惑都不為所動。有一次,美國一家跨國公司的代表與海爾談合資,所提條件是:由美方控股,打美國品牌,其他條件隨意。同時,向張瑞敏許諾:“你還是總裁,給你的薪水是你想象不到的數字。”張瑞敏斬打截鐵地應時:“其他條件可以隨意,但必須是海爾控股,打海爾的品牌!”美方見張瑞敏態(tài)度強硬,就使用帶有威脅性的口吻說:“如果我們在中國內地另選一家企業(yè)合作,作為你的競爭對手,你不怕沖擊嗎?”張瑞敏從容答道:“我想引用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連任四屆總統(tǒng)的富蘭克林·羅斯福的名言回答你—‘我們唯一害怕的只是我們自己’。”在張瑞敏看來,“外國的資金、先進技術、先進設備等都可以引進、吸納,為我所用,但自己的名牌不能丟,民族精神不能丟”,因為“海爾,在外國人面前的名字叫中國”。從這里,我們看到了張瑞敏那種不計個人得失的高尚品德、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懷、氣壯山河的民族精神和創(chuàng)世界名牌的堅定決心。在張瑞敏的領導和影響下,海爾培養(yǎng)和造就了具有較高素質和較強戰(zhàn)牛力的干部隊伍和員工隊伍。
張瑞敏在嚴格要求自己、注重身教的同時,對干部的要求也非常嚴格。海爾有一個“80/20原則”,張瑞敏說:" 80/20原則在管理觀念上是一個重要的原則,是指關健的少數制約著次要的多數。干部對出現的問題,肯定要負主要的管理責任。出了問題,只責怪下面,只處理下面,可下面根本就不明白你為什么指揮他這么干,這樣你處理下面對解決問題又有何益處?一把手在一個企業(yè),就是旗幟,就是方向,如果自己不先認真起來,不能把一件事一抓到底,抓出結果,沒有通過自己的工作樹起一種工作作風,又怎能要求下面認真起來呢?” 張瑞敏認為企業(yè)最活躍的要素就是人,而在人的因素中,中層以上管理人員雖然是少數,卻在企業(yè)發(fā)展中負有80%的責任。在企業(yè)里,“關鍵的少數制約著次要的多數”,管理者就是“關健的少數”,從戰(zhàn)略目標的確定到計劃的制訂,再到實施控制,都是管理者的職責,下面干得不好,主要是上面指揮得不好,下面的水平就反映了上面的素質。如果出了問題就把責任推給下屬,就違反了企業(yè)管理的基本原則。
而要通過抓問題帶出一種作風更難。海爾要向現代企業(yè)邁進,就需要管理人員尤其是各單位的主要管理人員在兩個方面領先,一是奉獻精神,二是決策能力。也就是說,管理人員不僅僅要有創(chuàng)業(yè)的沖動和對事業(yè)執(zhí)著追求的精神,給下屬以鼓舞和力量,而且要能夠在錯綜復雜的競爭中運籌帷握,指揮若定。
張瑞敏最看重的是干部的帶頭作用。在海爾,對干部的考核管理是相當嚴格的。從集團公司各職能部門,從各事業(yè)部(工廠)到各車間,都在最明顯處設有考評欄,下分表揚欄和批評欄??荚u辦法規(guī)定,表揚和批評都要有具體人名和主要事實,表揚的內容尚可空缺,但批評的內容不可空缺,否則將對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處罰。受到表揚和批評的干部都要按規(guī)定給予加分(加薪)和減分(減薪)。
張瑞敏還對海爾干部提出了“四個要求”和“三個對”。“四個要求”是:干部怎樣對待問題—要百分之百地落實責任;干部怎樣對待員工—創(chuàng)造一個充滿活力的氛圍;干部怎樣對市場—創(chuàng)與闖;干部怎樣對待管理培訓—悟。
“三個對”是:對下,目的明確,身先士卒;對左右,和而不爭,群而不黨,不要為一點小事、小利斤斤計較;對上,同心同德,大局為重。
張瑞敏希望通過這些規(guī)定和約束,在自己的帶頭作用下,帶出一個好的領導班子,從而擴大領導層的正向引導力,讓這種示范效應覆蓋到整個海爾,以求上下同心,共同推動海爾的發(fā)展。